1. <tr id="1kkzt"><track id="1kkzt"><nav id="1kkzt"></nav></track></tr>
    2. 沙丘大咖說 | 模糊的正確與精確的錯誤:科技投資人眼中的未來十年

      UPDATETIME:2024-02-01
        在線咨詢    報名表下載     
      課程名稱: 沙丘投研院股權投資實戰課程(黃埔14期)
      開課時間: 2024年06月21日  學習費用: 278000元   
      咨詢電話: 010-62797895 13439064501 陳老師

      課時安排: 1.5年,每月2-3天,結業后可以終生免費復訓
      參訓對象: 企業家,新興科創型企業管理人員

      過去的 12 個月是我從事投資二十年來最難的,但以前好像也從來沒有容易過。

        無論投資人還是創業者,現在都有點迷茫。

        變化的世界格局、突飛猛進的科技進展、新一輪投資模式的換軌與迭代……一切都表明,要應對變化頻出的復雜局面,僅僅憑借昨天的經驗,看不穿當下的迷霧、未來的方向。

        如何更加靈活地思考問題,尋找創新路徑?

        如何在不確定性中,重拾未來向好的信心?

        沙丘邀請黃埔 11 期帶班導師、合力投資管理合伙人張敏導師,對話東方富海合伙人韓雪松導師、啟迪之星創投總經理兼主管合伙人劉博老師,分享「2023 新思考:應對復雜投資環境的策略」。

        

        清科沙丘投研院編輯整理

        節選脫敏內容共 4393 字

        預計閱讀 8 分鐘

        張敏:今天這個話題挺有意思,「應對復雜投資環境的策略」。當時沙丘和我討論的時候,我覺得這個話題非常及時。我們投資人應該是最擅長處理各種復雜環境和變化環境的,今天在此討論:在當前這樣的環境下,我們怎么能尋找更多的可能性,以及我們怎么來看待未來、堅信未來。首先請各位簡單介紹一下自己。

        韓雪松:很榮幸跟大家交流。東方富海 2006 年成立,我主要關注新材料和新能源投資。

        劉博:各位好,我們啟迪之星創投 1994 年起源于清華大學,成立于2014 年,專注于早期硬科技投資,已經直投了300 家企業。

        張敏:我也利用這個機會簡單介紹一下合力投資,我們是 2012 年成立的,主要關注天使階段,專注硬科技、Bio-Tech 和新能源。

        大家在各自關注領域都是行業老兵,今年行業發生了什么樣的深刻變化,面臨什么樣的重大挑戰?

        韓雪松:我們最近開會大家也問到這個問題。首先,上市都挺難的,這是對我們投資一個很大的挑戰,但是另外一扇門打開了,就是并購,我覺得未來并購的機會遠大 IPO 機會,今天有很多產業背景的 LP 也特別有這種需求。

        我覺得作為投資機構,很重要的變化就是要放棄賺快錢的思想,在這兩三年要深耕、苦練內功,把研究抓透。此外,我們認為未來的一個機會就是北交所的退出機會,會持續關注后續的變化。

        劉博:從宏觀來看,從資金端結構就發生了變化,訴求從財務投資、看好中國市場、人口紅利,到對于中國整個產業的布局和人才工程師合力的釋放,我覺得整個資金端的訴求和資金端的來源在發生劇烈的變化。

        在資產端,我們感到各行各業都在發生更新、迭代和變革,這些變化不局限在硬科技——大家現在都在聚焦硬科技,但硬科技其實只是一個種類,現在在宏觀環境的驅動下,風口一波一波地來,但是實際上回歸理性之后,我覺得在各行各業還是存在著更新迭代的機會。我們也會關注存量市場通過技術升級出現的更新迭代的機會、新的技術所帶來的新增值市場、以及交叉融合產生的增量。

        對于真正想創業的人來說,如果他在一個相對冷的環境中能選擇去創業,那么我相信他是看到了行業機會和產業價值,所以從這點上來講,我覺得環境比較冷的時候正是孕育機會的時候,所以我們在這兩年其實出手還比較頻繁,大量布局早期科技類的企業。出于我們的歷史和使命,我們會更關注如何把科技價值、社會價值、商業價值融合為一體,讓企業能夠從小到大成長起來。

        從微觀來講,我覺得企業在不一定需要追求 IPO。我跟我們創業者也說,在高潮需要借勢,就是借資本、政府、產業、市場的勢;但是低谷的時候要守正,就是把握現金流、實現好真正的企業價值,做好開源節流,不斷構筑企業壁壘,讓自己的價值最大化。

        張敏:我也抽空來講幾句。早期比較難,在當前的情況下,因為上市難了之后,那我們投早期來說,很多項目并購成為了一個最佳選擇。

        在這個復雜的環境下,當前的噪音越來越多。前不久朋友圈有一句刷屏的話「A 股市場能上什么我就投什么」,投資方向已經變成這個樣子了。這兩年我也學會很多新鮮詞:大模型、AIGC,前不久的元宇宙、 Web 3.0 等等。

        在這種環境下,各位基金合伙人怎么在噪音特別多的時候保持專注、做出自己的選擇?在不局限自己同時要堅持自己,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平衡點。

        韓雪松:現在總體來說,我覺得還是投資的好機會。當然我們在國際上面臨一些暫時的困難,但是我覺得越是困難的時候,越會有很好的投資機會。從投資機構的角度,這需要對產業有好的理解和認知。

        這幾年確實經常被新詞晃花眼,但實際做投資需要冷靜下來。第一我覺得要聚焦自己比較熟悉的一個行業,東方富海從 2013 年就開始堅持專業化,每個投資人專注 1~2 個領域,別太多了,精力不夠用。

        第二,想要避免噪音,不管是投早中后期哪個階段的投資人,還是要看這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。不管是早期的還是后期的項目,都有技術門檻,大家在看到很漂亮的報表材料時還是要冷靜,關注項目的價值。

        估值的問題也非常重要?,F在硬科技大部分與制造業相關,我們看到 A 股大部分制造業公司估值還是在 20~50 億之間,投資者一定要考察好企業的核心競爭力,考慮好估值,摸清楚企業的空間有多大、未來成長速度有多快、壁壘有多深。

        劉博:我其實經常會被問:「你們認為風口是什么?你們對現在最火的 XX 怎么看?」我們其實也在不斷思考風口和行業的周期、產業的發展規律。

        這么多年來,風口出現的時候,我覺得對早期投資來說并不是非常好的進入時期。我們一直堅持的投資理念是科技創新,跟蹤著創新創業的源頭去進行投資,基本上都是第一輪第二輪投資,其實離 IPO 還非常遠,所以基本上我們的基金是開發不了企業的全生命周期的。

        在這個過程中呢,我覺得對噪音的判斷還非常重要。這一方面源于你對一個企業、一個創始人的成長規律的認知,一方面源于你對行業的know-how,認識到行業的初創期、發展期、成熟期,穩定期,每一個階段對企業在產業鏈上不同的溢價都是有遷移的:一個行業剛興起時,發現需求的人最先切入了早期企業,當這個早期企業成熟了,其上游的技術就會不斷更新迭代,產業鏈里的細節環節也會逐漸補充。所以我們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需要判斷,行業在什么階段,目前這個企業是不是在早期進入的最好的時間點上。

        第三點,就是剛才講到的時機和估值。大家都知道在過去三年的熱門行業,就是 2020年的芯片、2021 年的醫藥、2022 年的新能源,每一年其實都有風口,但其實每一個風口來臨年的投資成本是最高的,我們在風口當年看企業,即使早期企業也是要價在一個億以上,那這個時候就考驗你的定力了。

        我們認為「錯過 ≠ 可惜」,我們相信好企業會持續涌現,新的技術、創新人才每年也會持續涌現。我們就找最有創新能力的人、最有產業價值點的點和最合適的估值,以及最好的時機來切入,更重要的還是分析企業本身的內生價值、產業的商業邏輯、市場的規模。

        作為早期機構,我們投的時候追求的目標就不是千億萬億,只希望他這個企業能成為行業第一。這么多年來在新興產業領域,每當風口來臨,其實我們已經投入了很多在這個風口里面第一的項目了。我覺得穿越噪聲,更需要的是我們這件事情的情懷,需要大量看項目的經驗,不要害怕錯過,有自己的目標。

        張敏:確實,我在聽各位發言時,看到的本質是一種堅定的信念,就是內心深處是充滿一種樂觀的精神的。這幾個月我也出去跑了一圈,確實感覺過去這一兩年真的很難,可能是我從業以來最難的 12 個月。但是我也從業大概 20 年了,也沒覺得哪一次容易過,從沒見到募資時滿街都是錢的情況。我想這也是老生常談的「悲觀者永遠是正確的,但是樂觀者才是真正最后的成功者」。

        從這種信念,我想引出下面一個問題:大概率我們投一個項目熬到開花結果,都要等十年以上,我們以十年為期,請各位來說說對將來十年的戰略部署和發展方向,額外需要關注的什么問題和一些風險。

        韓雪松:我覺得我能給到 2~3 年投啥。三年以后投啥?我也不知道。

        前兩三年新能源很熱,大賽道,一上市都是十億百億的,很多投資者嘗到紅利。但是這兩年鋰電池開始過剩了——所以一個行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會過剩,會倒逼從業者不斷內卷,降本增效。這是一個必然趨勢。

        未來投什么?我們東方富海也在考慮這個問題。我們認為未來 2~3 年,新能源賽道還有機會,光伏和鋰電池還有很大的增長,可能存在一些機會。此外,新能源汽車、半導體我們也會重點關注。此外也會關注傳統行業轉型產生的新機會。

        我覺得做投資一定要保持樂觀,隨著社會發展、創業人才的涌現,投資機會也會增多。

        劉博:非常認同韓總最后這句話,其實人才和創新的機會一直都有。

        這個問題我覺得可以從兩個層次去解答。環境在未來的十年怎么變化?

        我們是堅定并且理性的樂觀主義者。過去十年硬科技投資還是比較冷的,能支持我們的 LP 還是相信科技、相信人才、相信中國未來的產業和市場的。但做早期投資光樂觀也不行,我們在這個過程中還非常理性。

        未來十年,我們從底層邏輯來講比較關注兩個機會:

        第一是持續關注中國 14 億人口帶來的市場紅利,隨著消費升級、需求升級,各個領域還是存在著巨大的存量市場、剛需市場,在技術迭代過程中帶來新的價值和機會。

        第二是硬科技?,F在我們明顯看到政策、產業、市場等各方資源都在聚集,自主創新和人才也在不斷涌現。在不確定性中,每個行業的發展當中不變的就是人才。所以我們始終會關注人才的源頭——高校。

        從這個方向上來講,回歸硬科技,我們抓人,回歸市場,我們抓產業升級的機會。

        我們現在已經投了 300 多家企業、從底層覆蓋了 2 萬多家企業。那未來十年,我們也要配得上企業的發展節奏,增強賦能和陪伴的能力。

        我們對未來非常樂觀,我每天面對的是全中國最優秀的人才、最萌芽的種子,在這點上我們還是堅定的理性的樂觀主義者。

        張敏:沒問題,只能看兩年,那我們就每兩年開一次會,再搞五次就可以看到十年了。

        今天最后一個問題,也很有趣,有人說今年不管是創業者還是投資人都更加焦慮了,那么面對現在復雜的投資環境、創業環境,我們需要怎樣保持不斷學習的精神。

        韓雪松:投資確實是要不斷的學習,因為在熟悉的領域,總容易受限于既有的認知,看企業覺得沒什么創新,結果很快就沒投資標的了,但最后風口來了時候,很多上市公司你都沒有投到。

        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瓶頸,都會遇到產業超出自己認知的情況,所以我覺得投資人需要跳出自己以前的認知限制看未來,一定要保持敏感度。

        劉博:我覺得做投資非常重要就是對行業的熱愛,驅動你不斷學習。此外就是要不斷加深自己的行業理解,如果你專注一個行業,看三年就能看懂了。

        當然這也和天賦有關系,有些人的專場是精專突破某一個方面,但投資是非常綜合的,要帶感、帶勁兒,有商業 sense,你要知道每個環節上商業的本質是什么。創新、技術怎么轉化?產品怎么賣?到擴張階段怎么重塑公司各個要素繼續發展?

        企業在不同的階段,特征是非常不一樣的:早期基本上就是單點突破;快速成長期要構筑壁壘、擴張市場,一競爭就容易跑偏了,所以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的方向,自己的壁壘,然后堅持做下去;到成長期,很多企業是管理出問題,那要怎么突破戰略思維的束縛,進行再創新再重塑?這些是一個企業能夠穿越周期的戰略節奏的把握。

      想要能持續創新,開放包容的思想、交叉融合的理念也非常重要。那這個可能讓我們自我提升,也能幫助企業更好的成長。

        

      Q&A


        有一個說法「模糊的正確勝過精確的錯誤」。在投資的實操中,怎么來理解這個概念?

        劉博:早期投資其實我們能看的東西非常少,所以這個模糊的感覺就非常重要。

        我覺得「模糊」是因為你不能找到定量的證據去證明,但實際上這個模糊也是有規律可循的。所謂模糊還是有「確定性」的。例如我們跟項目方接觸不僅問這個項目本身的問題,還會問很多旁敲側擊的問題、或者通過溝通細節去判斷創始人的性格、動機、能力,還有他的堅持、他的戰略思維。

        韓雪松投資是門藝術,沒有定式。雖然我們在描述每個項目一定會列出優點缺點,但最終還是看運氣、博概率。

        張敏:是的,我和 11 期同學的第一節課就說過「投資和人生一樣是個概率問題」。另外我覺得「模糊」也指直覺,投資人是有對創業者、對人性的直覺的。

      課程分類
      近期課表
      培訓中心
      返回頂部 邀請老師 QQ聊天 微信
      国产精品白丝久久AV网站_免费欧美亚洲三级片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碰碰人人A久久_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
      1. <tr id="1kkzt"><track id="1kkzt"><nav id="1kkzt"></nav></track></tr>